icon


“考试人”背后的考试


室外寒冷凛冽,室内热火朝天。或接听考生电话,或分拣考务资料,或清点考务装箱,各司其职而又彼此呼应,默契十足。几天之后,2022年“国考”和中央、省遴选笔试即将“三试同堂”。窗外响起迎接新年的烟花声,黄婵娟招呼大家停下来,举起手中的提神饮料:又是一个难眠之夜!虽然不能跟家人团聚,但跟伙伴们举杯迎新年、低头护国考,也是一种别样的浪漫。

80后黄婵娟对这样的夜晚和那样的凌晨,一点都不陌生。自2011年加入省人事考试院以来,她累计参与的600多项专技、招录类考试组织工作,2013年担任考务部长后牵头负责的315项笔试、87项面试,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来的。

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

凌晨5点半,很多人还在熟睡之中,黄婵娟已经在试卷库房坐镇了一个多小时。库房前的考务车辆已经列好长龙,试卷分发、资料领取忙而不乱,近300名考务人员陆续领卷离场。6:40,目送最后一台试卷车离去,她转身回到办公室,开始接听回复14个市州、省直18个考点打来的“考务热线”。

大家都知道,作为动辄上十万名考生参加的人事考试牵头人,黄婵娟一直都是来得最早的“发卷人”,全天解答考务操作问题的“答疑人”,试卷回收后最晚离场的“夜归人”。

考试工作链条长,关联部门和人员多,且具有不可逆性,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,都可能会影响考试安全。2022年的“三试同堂”就是最典型的代表。当时,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“国考”再度重启,全国考生重选考区,原来的准备全部归零。此外,中央遴选、省遴选笔试也同步举行。考试项目多,试卷种类多,考生数量多。时值寒假,疫情防控要求极其严格,监考老师极度紧缺,考场的突发情况难以预见,考务组织的难度前所未有。面对重任,在院领导的带领下,黄婵娟加强工作统筹,和同事们全面盘点工作任务,仔细斟酌每一处细节,逐一列出风险清单,并进行预演,三项考试全部安全有序实施。

考前对接、报名、命题、培训,考中试卷收发与考风考纪管理,考后阅卷与异常情况核查、来电来访处理等,在一次次的“大战大考”中,黄婵娟也完成了从一个考务“泥瓦匠”向业内行家里手的“蜕变”。

考务工作不是简单重复

在外人看来,考试工作就是收发试卷、盯盯考生几个环节,是简单而轻松的重复劳动。只有从业者才知道,人事考试每项工作之间、内外部门之间,更像一个相互咬合的齿轮,必须周密部署、精细执行,而且还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,不断改革创新。

受疫情影响,2020年我省选调生面试从3月延至7月,数千名考生早就焦虑不堪了。经反复酝酿讨论,招录部门决定采取线上面试方式进行,这在全国公务员面试中属于首创。没有成功经验可循,没有固定模式可鉴,而且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。黄婵娟深知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,一边安排做好考生资格审查工作,一边带领同事成了技术公司“编外员工”。列出面试中可能出现的“问题清单”,逐一修改技术方案,组织人员模拟考生网上面试,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且视频录制平稳……“真的深入进去之后,你才会发现有无数个问题不断冒出来。”黄婵娟说,丈夫是一位计算机专业博士,也被她临时拉来“入了伙”。

一次次深夜的鏖战、一场场深入的研讨、一双双通红的“熊猫眼”……7月,湖南选调生线上面试顺利实施。此后,“线上面试”成为湖南人事考试的一张名片,山东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兄弟省区学习考察团纷至沓来。

执考需要智慧,更在于思考。黄婵娟深知,人事考试面临着许多挑战,“考试人”必须用学习来对冲压力。每场考试结束后,她坚持“复盘”找问题不足,平常大量阅读人事考试专业书籍,积极参与精准防范考试风险的研究,先后发表《人事考试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》《人事考试实质公平研究》等系列文章。

让每一位考生都被温暖以待

2024年“国考”期间,全省100多名未带身份证件的考生经公安查验身份后直接参考,一举省略了以前现场拍照留证、书面承诺、考后复核身份等环节。这一被考生称之为“有被暖到”的小举措,就是黄婵娟推动的。

之前,每逢考试,总有粗心的考生遗忘或丢失身份证件,无法顺利参考。黄婵娟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:“对我们而言在执行制度,对考生而言,可能这场考试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命运”。考试制度对考生身份证件有明确要求,如何把制度规定与考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,为这些考生创造更好的考试条件?黄婵娟大胆提出了由公安部门支持,向考点派驻户籍工作人员,现场核验证件缺失考生身份的举措,被院领导采纳并在全省推广实行。

像这样的暖心举措,还有很多。考前为考生提供报名咨询、考试行程规划等全流程服务,考中为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给予帮助,考后贴心做好异常、违纪处理及考生查分、申诉等各项工作。黄婵娟坦言,自己习惯站在考生角度,每场考试都按流程在脑海中走一遍,想想哪些地方还不够方便、不够周到,力争为考生提供有温度的考试服务。

“考试工作是我心中的圆,有起点、无终点,故而行走无疆。”她说,这就是一名普通人事考试工作者的坚守所在。